Monday, February 26, 2007

平平淡淡造和谐:07奥斯卡

老马终于圆梦了,前些年还在想这老爷子什么时候能封顶,今朝终成正果。奥斯卡这个顺水人情还是不错的。

从的哥,拳击手,飞行员,黑帮,流氓,老马一路走来,也是不易,再次致礼。

正如imdb的最新投票那样,今晚(俺们是早上)的奥斯卡是和谐的。

Tonight, I will turn off the Oscars if ...

... Martin Scorsese does not win the Best Director Oscar.
5193
(24.6%)

四大佬

至于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就再等等吧,时间还早呢。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离童话仅有一步,离现实却很遥远

Pans.Labyrinth

这样的主题被很多导演使用过,在主题和立意上这部电影不过不失,没什么创新,电影拍得讨巧,在宣传方面也很是讨巧,把能利用的都利用了。开放式的结尾算是不错,无论是看明白的还是没看明白的都满足了。

个人觉得下面三张图差不多把导演的想法表达清楚了,大人就是大人,孩子就是孩子。








公主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一直传诵的童话。


PS:用电影自己来描述自己虽然会有片面,但也是个有趣的方法。我每次看东西都会有意无意地截些图,以后就这么看图说话了。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异想天开

前两天,Roger Waters到上海来开演唱会,我不是Pink Floyd的歌迷,以前无意中买过一张他们的双cd的精选,听得迷迷糊糊,后来下了Wall的电影来看,受不了那震撼,放了一半就打包刻碟了。

我想说的不是
我对Pink Floyd的感受,我知道这伙人是很牛的,但突然间跑到国内来开个演唱会的确是够突兀的。看了不许联想的blog才知道原来是阔少李泽楷一句“哥们当年是听平克·弗洛伊德长大的”把大爷请到上海来的。

于是我开始浮想了,现在再找个有钱的老头作干爹估计是不可能了。不过要靠自己变得和小超人那样的可能性应该比前者几率高些的。可能还要过几十年,但是有一想,自己喜欢的歌星都是爷爷奶奶的人了,我可以等他们恐怕就。这么看也是很难办,或者我还是看看现在歌坛有什么好的苗子,从现在开始就听他/她的歌,等以后人家也经典了,我也发家了,就把人家请过来,再回复大众:诶,我是听人家的歌长大的。按北京话说,倍儿有面子。

我又想到,有段时间,人们一直嚷嚷: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Saturday, February 17, 2007

春节送礼:好书,好代理,好笑

中国最喜庆的日子要到了,在此送上两份薄礼,以飨各位朋友:

好书下载:
http://myboooks.googlepages.com/
只要有些求知欲的人,这里是一个好地方,你一定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建议打开后摁“end”从最底下开始看。(某人要乐了,看不过来了吧,哈哈~)

好代理:
http://grab.cc/
一直用着,没什么问题,它要是不行,也就真垮了。
当然更多的还可以参考http://web.proxycn.com/,我很少去。

将以上融合便得:这样

好笑:
超过九百万的点击率,如果你不开心便点了看看,能暂时抛弃烦恼





最后向各位朋友拜年,祝各位农历丁亥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娱乐新闻



很长时间都是通过凤凰卫视的新闻来了解时事的,越看越有趣,后来就成了习惯。我是很喜欢这样把新闻娱乐化,稍加讽刺而不露声色,正是对味。这里还要说说值班总编吕宁思,不论一些言语是出自其口或只是照着屏幕的看板娓娓念来,火候总是把握地准确,好。


昨天截下一段,发出来给大家看看(看到最后,还有个MTV):



PS:
很多人很久都没有看新闻了,不得不承认央视的7点新闻是不够鲜活不够好看,但这的确不是给少数人看的,毕竟要知道我们国家哪个阶层的比重占的最多。不过现在新闻的类型之多,栏目所及之广,不看电视的人也是不会了解的。

我一直认为市场是要细分的,新闻也是如此,这样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新闻。其实,新闻的好看度对于报道者的视角是有相当高的要求,不同的角度和侧重得到的信息,能够提供给观众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能够有趣或者讽刺对于新闻应该是件好事,政治虽然骨子里不怎么好玩,但呈现出来的东西到是五花八门,让人忍俊不止。多看容易厌倦,但时而瞅瞅,也是大健脾怡的。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从Prison Break说开去

各种各样的原因,回到家的第三天我准备把Prison Break看了,最后花了两天半的时间。观看过程相当顺利。

我过去并对美剧进行评价不多,即使有,也多是批判,鲜有赞誉。

不得不承认,我对于它们太苛刻了。实际上观看PB是件愉快的事,至少在我看来编辑们对于观众还是很尊重的,没有过分玩弄和欺骗的情节设置。这次的评论于情于理也要宽容一些的

剧情:
整部剧集就像是看Howard Hunt的间谍小说或者政治阴谋论的排演一般,充满了引人的元素和桥断。

第一季整个故事的主线很明确,走得很流畅。在这个主干的附近时而会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树叉生长出来,它们大多数作衬托之用,有一小部分会影响到树干的成长和走向。作为小树叉的旁支情节还是相当不错的,它们就好似google桌面的Gadgets,让爱好者们开心把玩而爱不释手,这也是值得人们讨论的焦点。我可以看出来,创作人员们是相当富有创意和“别有用心”的,时不时地会把一些创意添进去,这也是美国剧集边拍边放的一个优势。最后的结局虽然是一定的,但当中的曲折才是看点,只是第二季的条理明显差了不少,也希望快点结尾,但可能要等到奥运会了。

这部剧集虽然情节曲折,但也没有夸张到见首不见尾。对于我而言,比较难以预料的倒是各个角色的死亡,或者说是感觉上有些突兀,估计是我既定的电影思路的影响。不过PB“杀人”还真够麻利的,能够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地让剧中的角色迅速“中标”。这种对于悬念处理的干练倒真让我钦佩,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这一点华语电视剧应该好好学习(最近的一期金钟奖,听陶晶莹说书般地描述台湾电视剧最长的“死亡纪录”,从中枪到咽气花了四集,真是让人汗颜)。

过去是侦探片,现在是悬疑片,西方主流文化在不断地更新,人们对于视觉盛宴的要求越来越高,好莱坞以及北美各大公司对于电视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最近一些年里,西方的电视剧大有赶超电影的趋势,随着体制和操作手段的成熟,他们已经形成里了一条精致的制造流水线。


角色:
第一季看完,我比较喜欢的角色是Paul Adelstein饰演的Paul Kellerman,不张扬,认真办事的那种差员。第一眼看感觉很眼熟,也该说他给的戏份不多,所以也能比较准确地拿捏。没想到到了第二季竟然戏份更多了,并且成了重要的角色,相信这个角色再将来会成为一个跳板,末了应该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还有,若是撇开善恶谈综合素质,这个角色算是剧中数一数二的了。


主角MS显然不是最耀眼的人,一是因为他的角色定位,主线人物反而没有太多的舒展空间,第一季里面,MS几乎没有犯什么错误,表情和形态也是相当的单一,动作上也没什么看点。其次,演员本身也是偶像派,表演上在一帮大佬面前也突显不出。即使如此,这个已多国混血出名的男演员还是以其自身努力奋斗的形象和英俊忧郁的迷人外表轻松吸引大多数人的眼球。

和其他一些剧集一样,优秀的配角在其中信手拈来,到了第二季有浓墨登场几个重量型角色,成为该剧的亮点。但不得不承认,T-bag的扮演者
Robert Knepper是最耀眼的一个了,原因有三:首先,他是剧集里最闲散最悠闲的一个,即使在危急时刻也是气定神闲之态;二,个性鲜明,坏到骨子里,杀人无情,干脆利落,即使弄断自己的手也是相当果断,然又是“重情”之人,逃出来还不忘记跑回旧情人那里去办家家。三,言行兼巨,这个角色拥有全剧最夸张的神情和动作以及最丰富多变的台词(看了几集我便断定这家伙是演舞台出生,一查果然)。以上,这样一个被编剧和幕后团队如此厚爱的角色不被人关注是不可能,这个家伙还真是具有撒旦的特质,这倒是让我联想到The Devil's Advocate里的John Milton。
还有就是,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下面这照片,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是这个演员年轻的样子,无语。



圈子:
看美剧,追美剧有一个不便就是它一周一集,有时还会有事无事地停播一周。国人一般并不适应这样的所以当中的空隙时间就让大家心里不得安分。这些人聚在一起,便有了组织,建了论坛,网站,成了一片气候。于是大家一起讨论片中的人物,细节,还会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猜测,评论,质疑,水贴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外人看来可能会感觉八卦而且无聊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们则是忘我地乐在其中,快乐无比。这是他们的家,乐土,这里让他们的生活充实。

只是这样的圈子的成立也预示在走向结束,大多数也就和剧集的播出寿命一样长,虽然这会持续几年,甚至更久。

好的剧集,圈子会越来越大,圈中会越来越着迷,最后圈子的生活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若真有一天要结束,或许真不知道如何面对了。所以,很多人会同时选择好几个圈子,保持自己能够保持“状态”。其实这是另一个大圈。

对了,有人说,人生就是很多个大圈组成的,呵呵。

文化:
经过两年的洗礼,PB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某种大众现象,不能漠视,这股风气相对稳定,它应该算是美剧的又一个小小的里程碑,成为一种为众人接受的主流,这真的不容易。这也是美国电视剧后勤组们经过多年积累厚积而勃发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的一代越来越多开始关注美剧。最早将他们“引进”到国内的人也算是高学历的人群,留学生和当时被称之为白领的一批人,让这些东西火起来的应该是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大最大消费群体,对于美剧以及西方电影的长期消费习惯使得美国的一些文化元素从网络上渐渐蔓延,再通过媒体渗透到大众的生活里去。

这里不得不提到网络,过去很多电影只有在电影学院才能获得,许多讨论也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谈论,但网络的出现打破这一局限,如同市场开放般,文化产品也一股脑地涌了进来。美剧是其中的收益者之一。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无意地泛西化的东西已经在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已经一部分地西化了。没有人说不好,大家都挺享受的,还真是很舒服的感觉。

最早宣扬美国精神的是阿甘正传,借用一句话: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美国人有意无意在传达美国精神,美国文化,他的神秘,美丽,黑暗,刺激,种种快感,都是如此引人如胜。


有时我却会有莫名的危机感,希望些杞人忧天。虽然,最近说三国的火了,讲论语的火了,但我仍有余悸。且看且行吧!

PS:
说了那么多,我一直都在讨论影视。无论怎么样,这些毕竟只是娱乐。你有些稍微重要的事情,一抬头也便离开了。如果你真的感觉无聊,那看看PB,也不算太没效率的事情,再有闲暇便去论坛看看有什么新东西和大家一起享受这种不错的气氛。当然这些事情都是在冰冷的电脑前完成的,而从其中体现的乐趣,我个人倒是觉得,和那个什么的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Monday, February 5, 2007

虫师

26话虫师看完,总觉得要写些什么。能感到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我总是感到十分欣慰,如同信手所得一份快乐那般。我喜欢这样表达方式,简短而清晰。这部作品接着超自然的虫描述了人间的种种情感,内容牵涉的很多,但每集立意明确清晰,没有任何拖拉,短短的二十分钟交待一个故事,把它说好,并让要表达的人文主体呼之欲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设计策划的成果。全篇都有一个基调,一种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不得不说这真是完全东方的东西,西方人无法表达。而主角的那份从容,对于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想比Cowboy Bebop中的洒脱释怀的情境,又是另一番滋味,值得细品。

关于音乐:
整个动画片用到的音乐屈指可数,但却用得到位。作为原创的音乐,能在每一集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在 不易,不同的故事和情节使用相同的音乐很有难度,但已经做的很好了。其实细看会发现,音乐并非频繁出现,只为偶尔适当衬托气氛和人物或背景而立,不引人注意,但绝对会记得。

主题曲,我贴在旁边也有些时日了。当初一听到便肯定——有这样音乐的片子一定也不错,果然。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温暖而轻松的歌了,听了数次,甚至感觉和SG有些许神似。
歌者ALLY KERR是来自英格兰,去找到他其他的歌来听,发现依旧能让耳朵和心情感觉舒适。他的India Pop还带着一份7、80年代的民谣味道,加上一份轻松的从容,比起前辈们少了沉重的包袱,而添了一份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的憧憬。
在网上找到一份关于他的采访,做的很好。


PS: 近闻大友克洋的同名真人电影也将在三月上映,无论何时能看到,我都会耐心等待的。